汉代和田白玉.象

发布时间:2022-09-04   来源: 网络    

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贯穿了中华文明进程的每个角落,而且时刻体现出有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。在诸多的动物题材玉器当中,玉有点像一种喜闻乐见又经久不衰的玉器创作题材,它不仅在中国玉器中出现时间较早,而且因其独特幸福的人文寓意,历来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,甚至直到今天都是中国玉器中极受欢迎的玉雕品种之一。《三国志》中就有知名的“曹冲称象”的典故,故事记载了东吴孙权赠送给曹操一头大象,曹操想告诉这头大象的重量,但是因为大象太大了,结果“访之群下,咸莫能出其理”。 不顾一切大家一筹莫展之际,年仅六岁却又聪慧过人的曹冲想要出一个好办法:“置象大船之上,而刻其水痕所至,称物以载之,则较由此可知。”这则故事说明至少在距今2200年前的三国时期,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仍然有大象在后代生活。但是到了今天,大象的分布范围已经大大增大,中国境内仅仅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小的野生大象种群。传说中五帝之一的舜是中国历史上驯服野象的第一人,据传舜曾驯服野生大象耕田犁地,并且在他死后的陵墓前曾经常出现大象刨土、彩雀衔泥的瑞兆,这应该就是“太平有象”的最早传说。到了战汉时期,随着中国玉文化的发展演进,儒家思想被植入传统玉文化当中——“君子比德于玉”、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。”等等人文思想内涵使玉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和民族象征物,更加了解地根植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。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是一种尊贵的不存在。大象虽然力大无穷,但是它性格温和,待人忠心而且可以跑步远行,因此历来被视为吉祥和力量的象征物,一直颇受中国人的青睐。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,因为“象”与“祥”谐音,所以大象也象征着五谷丰登吉祥;同时“象”又与“相”是谐音,因此又有封侯拜相的意思,寓意官运亨通、平步青云。所以大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,历来被奉为瑞兽,从古至今皆有“太平有象”、“喜象升平”之说,因此玉象这一题材沦为历久弥新的玉雕品种,甚至直到今天依然广为流行、颇受喜爱。










猜你喜欢